U19女篮差点完成一次惊天逆转,眼看着将落后22分的劣势逆转,结果还是没能避免再次败给拉脱维亚U22选拔队。这是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虽败犹荣”的励志故事,还是说它只不过是“菜是原罪”的真实写照?在我们急于做出结论之前,还是让我们再多想一想盛鹏智投,毕竟在球场上的每一个结果,谁也难以预测,输赢之间有太多潜在的因素。
在咸阳站,U19女篮再次遇到了“老冤家”拉脱维亚U22选拔队。上一次在十堰站,U19女篮以15分的差距告负,这次她们带着强烈的复仇欲望来到赛场,结果却没有如愿,复仇的火焰没有点燃,反而先被对方的火力烧到。
比赛一开始,双方你来我往,但好景不长,U19女篮的进攻突然停滞,仿佛打出了进攻“便秘”,只能通过罚球苟延残喘。与此同时,拉脱维亚U22选拔队抓住机会,打出一波14-2的攻势,分差迅速拉大,瞬间达到了两位数。
展开剩余78%进入第二节,U19女篮尝试调整状态,然而拉脱维亚的手感依旧火热,比分差距一度被拉大到22分。眼看着形势越来越严峻,似乎被彻底打花了。就在此时,李雨汧挺身而出,她的一记三分球为球队吹响了反击的号角,随后带领队伍打出一波17-4的强势小高潮,半场结束时,分差被缩小至9分。
下半场,U19女篮如同被点燃的火焰,状态陡然回升。李雨汧和冉珂嘉的火力全开,带领球队打出15-5的进攻波,成功实现了比分反超。接下来的比赛进入了胶着状态,双方不断交替得分,比赛节奏紧张激烈,观众的肾上腺素直线飙升。
然而,命运总喜欢开些恶作剧的玩笑。在比赛的最后时刻,U19女篮失误频频,首先丢掉了一个关键篮板球,让拉脱维亚顺势补篮得手,重新夺回了领先优势。随即,赵琳在进攻端犯规,彻底断送了翻盘的希望。最终,U19女篮以73-76惜败,痛失翻盘机会,也无奈遭遇拉脱维亚U22选拔队的“双杀”。
赛后的数据统计显示,李雨汧贡献了全场最高的22分,冉珂嘉也有14分入账,徐培林得到了12分,其他队员的得分也较为均衡。但单看数据并不足以解释这场失利,球队的问题依然需要从自身找原因。
首先,U19女篮在比赛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比赛开局进攻的低迷,以及末节时屡次失误,显示出球队在战术执行上的不足,心态调整也显得有些欠缺。进攻战术不够灵活,球员在场上的得分手段有限,尤其在关键时刻,心态一度崩盘,处理球显得过于急躁和不冷静,这些都是年轻球队常犯的错误。
更令球迷疑惑的是教练的临场指挥。最后23秒的换人操作,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说是想锻炼新人,但在关键时刻换上主力并不太合适;要是想赢球,换人的节奏和战术安排却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最后只剩下6秒钟的进攻时间,这一波操作显得格外迷茫。
此外,最后的三分球战术也显得平淡无奇,毫无亮点,似乎根本没有什么针对性。难道教练组真的在期盼对方突然犯错、掉链子吗?
U19女篮的失利也与张子宇的缺席密切相关。没有了这位内线主力,球队的内线优势荡然无存,篮板球上以32-46落后14个,差距显得异常悬殊。这也意味着,张子宇对这支U19女篮的战力加成是巨大的。有她在,内线防守如同一座堡垒;没有她,内线就成了对方的“提款机”。
甚至有声音认为,之前的张子宇其实是教练的一块遮羞布。有了她,球队的胜利似乎成了理所当然;而没有她,教练在关键时刻的战术安排暴露无遗,甚至可以说是“失策”到极点。
除了这些内部原因,外部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拉脱维亚U22选拔队的球员整体年龄偏大,身体对抗和比赛经验明显占优,她们在场上的表现更显成熟。而U19女篮的队员则显得略显稚嫩,尤其在面对拉脱维亚强硬的防守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尽管如此,U19女篮敢打敢拼的精神还是值得称赞的。在一度落后22分的情况下,球队没有放弃,而是奋起反击,差点完成一次惊天逆转。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应该为她们点赞。
然而,竞技体育的残酷之处就在于此——没有如果,只有结果。U19女篮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且还遭遇了连败。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毫无可取之处,年轻球员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教练组同样需要认真总结问题,改进战术安排和临场应变能力,只有这样,U19女篮才能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下次再遇到这种局面,大家希望能够看到更少的遗憾,更多的惊喜。而至于这次的失利,我们就把它当作一次“交学费”的机会吧——年轻就是要付学费,学会成长。至于能否去掉“差点”,那才是我们观众最期待的。
发布于:天津市查配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