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市区一家茶饮店里,一款名为“羽衣甘蓝纤体瓶”的饮品订单络绎不绝。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持续升温,今年以来,一股强劲的“羽衣甘蓝风”正席卷茶饮市场,从轻咖、果蔬茶到代餐奶昔,这一被誉为“超级蔬菜”的绿色食材,迅速成为各大奶茶品牌争相推出的热门单品。
这股健康风尚,不仅改变了年轻人的消费选择,也深刻影响了种植端,让曾经小众的羽衣甘蓝身价和需求量倍增。
“订单排得满满当当,供不应求。”潍坊高密市万亩良田家庭农场创始人王翠芬告诉记者,去年,喜茶等国内头部茶饮企业主动来农场对接合作,农场已为十余家国内企业供应羽衣甘蓝。
20年前,王翠芬从荷兰引进羽衣甘蓝种子进行种植,主要供应欧美市场。“头几年,由于订单不成型,赔了不少钱;到2012年,出口订单逐渐稳定下来,大约占据欧美市场份额的10%。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百余亩,逐步发展到1000多亩。”王翠芬说。
让王翠芬没想到的是,去年奶茶界掀起的“羽衣甘蓝风”,让农场的国内订单激增。为此,她又在附近村庄流转了近1000亩地,用来种植羽衣甘蓝。不少茶饮企业都是提前一个月甚至更早“抢”订单,农场就采用一年多茬种植盈富优配,力求全年不间断供应国内外市场。
一杯售价21元的“羽衣甘蓝纤体瓶”,既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饮品,也化作了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的一股鲜活的绿色力量。
规模扩大了,如何让更多村民共享这“一杯奶茶”的红利?在高密市咸家社区推动下,万亩良田家庭农场联合山丰村、咸东村、咸西村等7个村共同成立“俏羽蓝”共富工坊。通过土地承包流转,农户可收获保底1400元/亩的土地流转费;共富工坊本地招工,带动200余户村民“家门口”就业。
在万亩良田家庭农场,羽衣甘蓝全年分两季种植,第一季从3月份陆续种植,一直采收到8月;第二季则从8月中旬陆续种植到9月中旬。不论是移栽幼苗还是采摘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尤其在5、6月份的采收旺季,农场每天要完成40吨的采收量。“我们通过共富工坊从附近村庄招采收工人,最忙的时候一天有近600人一起采收农作物,仅工资一项,每日发放就超过10万元。”王翠芬说。
这几天,正值万亩良田家庭农场移栽羽衣甘蓝幼苗。农场里,来自山丰村的村民王学功正带着6名村民忙活,“主要是50岁以上的村民过来干活,每天的工资在130元到150元之间。羽衣甘蓝在城里火了,我们几乎天天来忙活,大家伙收入不少呢。农场还按工作时间长短和质量分红,年底我能有近3万元的分红。”
不仅仅是茶饮,为延伸羽衣甘蓝产业,王翠芬近两年联合多家企业共同研发出羽衣甘蓝面条、糕点、酸奶、果蔬酱、代餐粉等40多款深加工产品。
今年1月,万亩良田家庭农场还发布并实施孕婴级羽衣甘蓝全产业链生产技术规范,进一步提升基地种植羽衣甘蓝的品质。“随着市场的扩大,除发展深加工外,下一步,我打算通过共富工坊,将流转的土地划区域由各个村统一管理,通过分红的方式,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王翠芬说。
(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查配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